作者:整理自国家卫健委官网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本次抗“疫”的重要武器之一,信息技术如何助力疫情防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0年3月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权威部门回应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疫情防控等相关热点问题。
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复工复产工作中,我们之所以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采用了科学的方法,成功地应用了新技术,其中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准高效开展疫情监测分析
在支撑疫情科学防控方面,一些医疗机构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精准高效地开展疫情的监测分析,病毒溯源、患者追踪、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加快病毒检测的诊断,疫苗新药的研发,防控救治等速度和进度,提高抗疫的效率,还有一些医疗物资制造企业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医疗防疫物资供需的精准对接,高效生产、统筹调配以及回收的管理。
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部署为新业态提供了有力支撑。像云办公、云教学、云医疗等等网络新业态的繁荣都离不开物联网、CDN、数据中心等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的规模部署。这一类新型的网络基础设施为5G+远程医疗、5G+远程办公、5G+远程会议等新技术、新应用的落地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人工智能是亮点:20余款AI系统服务数百家医院
在疫情期间,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有效的运用,主要是在疫情的监测、疾病的诊断、药物的研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余款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在湖北武汉等抗疫的一线以及全国数百家医院,服务人群包括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达到数十万人次。此外,各家企业特别是在人工智能+CT系统,还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开发了特殊的功能,比如用移动的CT设备的组合,实现了云端的部署,有效的提升了新冠肺炎的排查效率和诊断的准确率。
据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工作的融合发展。
一是大力推广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深入总结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疫情防控的成功的做法和典型的经验,加大推广的力度,让更多的医疗机构去体验它的实效,逐步实现规模化的应用。同时,鼓励人工智能的企业通过实际的应用数据,持续优化和改进它的产品和系统。二是推动人工智能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加快人工智能的技术在社区随访的检测、医疗物资的调配、诊疗决策辅助等更多的医疗场景中的应用。三是建立完善长效的协同机制,推动信息技术企业和医疗机构有效的合作,鼓励医疗机构开放数据资源和应用的场景,实现信息技术与医疗的深度融合,持续提高人工智能的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