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医疗 e医疗

信息技术
推动医疗改革与创新
广告

蔡宏伟:如何看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疗信息化的前景?

作者:蔡宏伟

蔡宏伟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络信息部副部长


2020年2月4日,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辅助疫情研判、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提升信息化支撑作用,切实做好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通知提出五方面的指导意见。包括①强化数据采集分析应用,②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③规范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④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以及⑤加强基础和安全保障。这个通知是对我国当前疫情阻击战役中,医疗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因为人群普遍易感,而且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所以“切断传播途径”,就成了我们手里最有效的“一张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特点是“无症状或者轻症的病毒携带者”可能存在传染性。也就是说,不容易清楚的区分出“健康人”和“貌似健康人”的“隐性传播者”。因而使此次疫情有更大的传播速率,其防控工作也更具艰巨性和复杂性。

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可以不需要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就能完成“远程培训、网上咨询、视频会诊,视频会议讨论,疫情上报”等任务。结合我们的实践,在此次疫情中,信息化技术可在以下方面提供重要支撑:


线上培训。在疫情刚开始时,需要对医院内部的所有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病毒知识以及疾病诊疗标准方案的反复培训。这时如果采用大规模的线下培训,则可能增加交叉感染机会。而“网络教育培训平台”具有先天优势,这种培训平台不仅可以记录学习过程,还可以结合考试系统,评价受训人员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互联网医疗。包括网上咨询和视频问诊。通过我院的“智慧好医院”APP,可以为广大轻症患者以及慢性病患者提供在线咨询和诊疗服务。在没有办法区分“敌我”的情况下,互联网医疗可以有效隔离“隐性传播者”和大量普通病人。另外,通过采取门诊全员预约制,可以在非常时期控制病人流量,规范门诊秩序,减少交叉感染。

视频会诊。包括疑难重症的会诊,以及上级医院指导下级医院的诊疗活动。

视频会议。疫情千变万化,为制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即时交互式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而视频会议,不仅可以节约不同部门人员的集结时间,而且可以有效防止线下开会可能引起的交叉感染。

医疗物资的监控。在突发疫情条件下,大部分医院的医疗物资供给,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都出现了短缺现象。如果医院的物资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足够准确,领导层就可以根据医疗资源的供给情况调整医疗服务的开展规模,同时根据各部门的工作量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


对医院的总体决策的支持。医院每日的发热门诊量,新增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数,重症病人数,新冠肺炎在院病人数与最大收容量之比等实时动态的信息,都可以为医院领导的进一步决策提供支撑。

疫情直报及疫情分析。准确的数据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首先是数据要准确,能反应实际情况;另外,还要有懂数据的人对数据做出解读以指导实践。因为在大规模传染病流行情况下,宏观的防控战略反而比局部的医疗治疗更重要。比较遗憾的是,本次疫情过程中,流行病学专家发声不足。因为流行病学专家是对宏观数据敏感的专家,他们的解读有助于保证疫情宏观防控战略的正确方向以及平息普通民众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应该说,信息化手段在应对这种“以近距离接触传播为主”的疫情战斗中,是有着特殊优势的。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方面是,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与“病毒”类似,即信息化“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与宿主结合后才能体现出强大的活性”。

所以,疫情防控是全国一盘棋,必须要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相互配合。我们的世界是由“应对各种挑战”而组织在一起的,在这种组织里,信息化是粘合剂和催化剂,一旦与正确的“战略决策”相结合,就可以使原有的“战力”发生“跃升”,就可以促进国家各种防控措施快速、高效地落到实处,从而更快地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e医疗 » 蔡宏伟:如何看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疗信息化的前景?
分享到:
广告